基层班集体建设“五位一体立体式”培养模式 一、加强基层班集体建设的背景与目的 高校班集体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最基层组织,是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集体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校风、学风的建设,关系到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效果,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班集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地位,班集体建设是高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着力点,是校风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思想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基于此,我院在对学生班级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对如何加强班集体建设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几年来,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基层班集体建设在实践中探索出了一条“党团联动、分类指导、院系帮扶、基地孵化、典型带动”的立体式发展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我院基层班集体建设的具体措施 第一、党团联动。我院一方面将基层班集体建设工作纳入院党委工作体系,形成了党团工作一盘棋的良好局面。另一方面,院团委统筹协调基层团建工作,加大对基层班团组织思想引领、组织建设、团员教育的力度,不断创新基层班集体建设工作的形式与内容。 第二、分类指导。分类指导是班集体“立体式”发展模式的重要环节。一是将丰富班团活动作为低年级基层班集体建设的重要抓手,提高班团活动质量,加大对班团活动的扶持;二是通过构建班级文化、增强班级凝集力促进高年级基层班集体建设;三是多层次、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班团干部培训。充分利用校团委平台,积极组织参加基层班团干部参加各种主题的培训;根据学院实际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的组织学院内部班团干部培训。 第三、院系帮扶。首先,我院为基层班集体提供了实验机房、院会议室等场地用于班集体活动开展。其次,推行学院专业课老师担任学习导师对口联系基层班团制度,做好新生入学教育、高年级同学专业学习指导、毕业生就业指导等工作,目前所有班级与学习导师对口联系,负责对基层班级学生的学习和科研工作进行指导,辅导员老师负责对基层班团学生的心理、学习和文体活动进行帮助。 第四、基地孵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基地”由优秀班集体、学习革命研究会两大平台组成,该基地的建设就是要从理论与实践上进一步探索高校班集体建设的有效途径,逐步实现班集体建设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是加强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等理论学习;其次是组织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最后是开展自强助学等系列活动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自主创业能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基地建立以来,以成功组织赴双阳的暑期社会实践、创建学生干部骨干培养班、利用党团日组织征文演讲比赛等活动,活动覆盖广、满意度高,极大提高了基层班团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有效带动了我院基层班集体建设。 第五、典型带动。我院树立了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112403班等先进集体。作为我院的先进班集体,112403先后荣获长春市文明班级等多项荣誉,班级成员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三篇,班级成员校院两级学生会重要学生干部职务,班级多人次在学习、科研、工作等领域荣获多种奖项,班级取得了校级优秀班集体、校级优秀团支部等荣誉,这些优秀集体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为其他基层班团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起到了引领一大片、带动一大片的效果。 三、基层班集体建设成效显著 我院基层班集体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基层班团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运转良好,班级凝聚力、竞争力显著提升。二是各基层班集体有效发挥了思想教育、引领青年的功能,为学生成长成才营建了良好的班级氛围;不仅健全了学生独立的人格,也改进了我院的学风。三是探索了班级建设的规律,形成了培育、孵化优秀班集体的“立体式”培养模式。四是成果显著,形成亮点,多次受到上级组织肯定。 |